DB11∕T 2301-2024 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北京市)

ID

CAD856AEA0474C95BBB871F13501E673

文件大小(MB)

0.21

页数:

1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3.220.20,CCS P 51 DB 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2301—2024,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ndex of non-motorized transport system on,urban roads,2024-09-23发布 2025-01-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1/T 2301—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1,5 基础性评价指标 .3,6 辅助性评价指标 .6,7 数据采集要求 13,附录A(规范性)违法停车相关指标统计时段 14,附录B(资料性)设施和管理类指标现场调查统计表示例 15,参考文献 16,DB11/T 2301—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胡莹、郑伟、王书灵、刘春杰、荆禄波、邓博瀚、肖元轶、杨扬、孙宁宁、,孙鹏飞、王强、王梦瑶、黄金、郭毓明、初众甫、王腾、张哲宁、仝硕,DB11/T 2301—2024,1,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及数据采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体系中供步行和骑行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评价,其它供步行和骑行的交,通系统评价可参考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 16311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办法,GB/T 23827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T 51439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标准,GB 55011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CJJ 3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DB11/ 1761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DB11/T 2112 城市道路空间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规范,DB11/T 2209 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与滨水慢行路融合规划设计标准,3 术语和定义,GB 5768、GB/T 51439、DB11/ 1761、DB11/T 220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评价指标体系,4.1 一般规定,4.1.1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道路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路网评价指标体系,4.1.2 道路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设施与管理、公众满意度两类。区域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设施与管理、,公众满意度和公共政策三类,4.1.3 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性评价指标和辅助性评价指标。基础性评价指标应全部纳入评价,4.2 评价指标体系组成,4.2.1 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组成见表1,DB11/T 2301—2024,2,4.2.2 辅助性评价指标体系组成见表2,表1 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组成,序,号,评价,类别,编号 评价指标,评价对象,道路,区域,路网,1,设施与,管理,5.1 人行道设置率 √ √,2 5.2 人行道宽度达标率 √ √,3 5.3 设施占用人行道率 √ √,4 5.4 盲道设置合规率 √ √,5 5.5 机动车违法占用人行道停车密度 √ √,6 5.6 步行交通系统路网密度 × √,7 5.7 非机动车道设置率 √ √,8 5.8 非机动车道宽度达标率 √ √,9 5.9 机动车违法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密度 √ √,10 5.10 自行车交通系统路网密度 × √,11 公众,满意度,5.11 步行交通系统总体满意度 √ √,12 5.12 自行车交通系统总体满意度 √ √,注: “√”表示适用,“×”表示不适用,表2 辅助性评价指标体系组成,序,号,评价,类别 编号 评价指标,评价对象,道路,区域,路网,1,设施与,管理,6.1 人行道平顺度 √ √,2 6.5 人行横道线完好率 √ √,3 6.3 过街设施平均间距 √ √,4 6.4 安全岛设置率 √ √,5 6.5 轨道站点无障碍出入口设置率 √ √,6 6.6 公交站台设置合规率 √ √,7 6.7 无障碍公交车站设置率 √ √,8 6.8 缘石坡道合规设置率 √ √,9 6.9 设施占用盲道率 √ √,10 6.10 非机动车道平顺度 √ √,11 6.11 机非分界线完好率 √ √,12 6.12 非机动车路面标记完好率 √ √,13 6.13 非机动车道彩色铺装完好率 √ √,14 6.14 非机动车标志板完好率 √ √,15 6.15 自行车优先标志设置率 √ √,16 6.16 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设置合规率 √ √,17 6.17 平均断面骑行量 √ √,18 6.18 道路林荫率 √ √,注: “√”表示适用,“×”表示不适用,DB11/T 2301—2024,3,表2 辅助性评价指标体系组成(续),序,号,评价,类别 编号 评价指标,评价对象,道路,区域,路网,19,设施与,管理,6.19 树池平整化率 √ √,20 6.20 万人拥有绿道长度 × √,21 6.21 滨水慢行路设置率 √ √,22,公众,满意度,6.……

……